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2-26 16:32:50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1):

  《甲申三百年祭》资料丰富,寓意深刻,本文不能做全面评介,仅就明末农民起义在其鼎盛之期迅速归于失败的历史教训谈一点学习体会。

  今年算起的前七个甲申年,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革命军经过16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大半个中国,顺利攻占北京,结束了明王朝的黑暗统治,建立了大顺农民政权。但也就在这一年,农民军在山海关惨败于清军,仓皇退出北京后一蹶不振,一败再败,以至全军覆没。

  是什么原因导致明末农民起义功败垂成的呢?其中有哪些重要的历史教训就应记取呢?这对我们这天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有哪些借鉴好处呢?

  郭老在《甲申三百年祭》中写道:“十七年(崇祯17年)出兵山西,不到两个月便打到北京,没三天工夫便把北京打下了。这军事,真如有急风暴雨的力量。自然,假如从整个的户外历史来看,经历了十六七年到达这最后的阶段,要说难也未尝不是难。但在到达这最后阶段的突变上,有类于河堤决裂,系由积年累月的浸蚀渐而溃迸,要说容易也实在显得太容易了。在过短的时期内获得了过大的成功,这都使自成以下如牛金星、刘宗敏之流,似乎都沉沦进了过分的陶醉里去了。……纷纷然,昏昏然,大家都像以为天下就已经太平了的一样。”(以下引文如不另注均为《甲申三百年祭》)

  那么当时的天下大势是怎样一种状况呢?崇祯皇帝已在煤山自尽,但明朝的残余力量拥立弘光皇帝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权,虽是惊弓之鸟,却也无时不在伺机反扑。更大的危险是,关外女真族的清国已崛起数 ……此处隐藏19124个字……,令兵不虐民,民不苦兵始。"(《明季北略》卷十九)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10):

  饥荒诚然是严重,但也并不是没有方法救济。饥荒之极,流而为盗,可知在一方面有不甘饿死、铤而走险的人,而在另一方面也有不能饿死、足有诲盗的物资积蓄着。假使政治是休明的,那么挹彼注此,损有余以补不足,尽能够用人力来和天灾抗衡,然而却是"有司束于功令之严,不得不严为催科"。这一句话已经足够说明:无论是饥荒或盗贼,事实上都是政治所促成的。

  这层在崇祯帝自己也很明白,十年闰四月大旱,久祈不雨时的《罪己诏》上又说得多么的痛切呀:"……张官设吏,原为治国安民。今出仕专为身谋,居官有同贸易。催钱粮先比火耗,完正额又欲羡余。甚至已经蠲免,亦悖旨私征;才议缮修,(辄)乘机自润。或召买不给价值,或驿路诡名轿抬。或差派则卖富殊贫,或理谳则以直为枉。阿堵违心,则敲朴任意。囊橐既富,则好慝可容。抚按之荐劾失真,要津之毁誉倒置。又如勋戚不知厌足,纵贪横了京畿。乡宦灭弃防维,肆侵凌于闾里。纳无赖为爪牙,受奸民之投献。不肖官吏,畏势而曲承。积恶衙蠹,生端而勾引。嗟此小民,谁能安枕!"(《明季北略》卷十三)

  这虽不是崇祯帝自己的手笔,但总是经过他认可后的文章,而且只有在他的名义下才敢于有这样的文章。文章的确是很好的。但对于当时政治的腐败认识得既已如此明了,为什么不加以彻底的改革呢?要说是没有人想出办法来吧,其实就在这下《罪己诏》的前一年(崇祯九年),早就有一位武生提出了一项相当合理的办法,然而却遭了大学士们的反对,便寝而不行了。《明季北略》卷十二载有《钱士升论李?搜括之议》,便是这件事情:"四月,武生李?奏致治在足国,请搜括臣宰助饷。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