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童年》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童年》读后感 篇1读完这本高尔基名著《童年》,我心里不禁对书本里阿廖沙童年生活感慨万分……
那是怎样黑暗社会里一群人民啊!外祖父吝啬贪婪跋扈而又脾气暴躁,对孩子打骂那是狠之又狠,仅仅从文章描写之中,我就已经可以感到一股股寒气向我逼来。还有两个为了家产整日争夺不休,甚至敢于与父亲大打出手舅舅,而可怜阿廖沙在这里只有外祖母疼爱……
高尔基童年是黑暗,就似他家庭一样。在我眼中看来,那样日子简直就是日复一日折磨,可以说是悲惨至极……
而我童年是泡在蜜罐里。因为就我一个孩子,父母那种小心、那种呵护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似个小皇帝般供起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点点风吹草动就马上惊动全家不能安生……与阿廖沙黑暗童年相比起来,实在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似我们这个年代孩子,有谁经过阿廖沙那样悲惨经历?试问我们现在小孩里,有谁真正体会过被家人暴打,拿鞭子使劲抽感觉呢?有恐怕只是被家长扬起巴掌吓唬吓唬,或者是不疼不痒打两下,然后再“乖乖、乖乖……”好吃好喝哄上半天吧。更别提把某个无辜人(就似被十字架活活砸死“小茨冈”)无端地折磨致死这类想都没想过恐怖事件。
在阿廖沙眼中或许生活在天堂里我们,总是在生活中去奢求更多,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索取,觉得伸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一切都那么简单不费吹灰之力,但却从没有想过 ……此处隐藏8201个字……很多……而阿廖沙的童年却很悲惨。
外祖父很自私,很吝啬,在以前便常常殴打外婆等人,在分家时,甚至把所有的破盆破碗,瓶瓶罐罐都分给外婆,自己却拿了外婆所有的旧衣服,物件,狐皮大衣,他又把钱借给他的教子,用来生利息,为了赚钱,他完全失去了羞耻心,遍访一切老旧识,不断地诉苦,博取他人的同情心,利用他人对他的尊敬,他“成功地”获得了很多钱,然后又借给他人,以此生利息。
与对外公那类人相反,作者通过对外婆等人的回忆,表达了对以外婆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热爱、崇敬之情。外婆善良慈祥,爱亲人,爱邻居,爱所有的人。她心甘情愿把生活中的一切压力都承担下来而毫无怨言。生活的困苦、丈夫的殴打、儿子的忤逆……都熄灭不了她内心深处的仁爱之光。她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与诗意的劳动妇女,她能歌善舞,善于讲形形色色的传说、童话、民间故事。她还是一个勇敢的人,作坊起火时,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只有她冲进火海,抢出水桶大小的一桶硫酸盐。因此,尽管她有对恶势力顺从忍耐,对上帝盲目信仰的缺点,这并不影响她整体人性上的.光辉。使小阿廖沙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与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与充满爱心的人。
与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跟高尔基那悲惨的童年天差地别,一个充满阳光,一个到处黑暗。美好的童年来之不易啊!
我又默默的打开了书《童年》,看到一个“愚昧的民族”带有残酷性的阴暗生活,太多可怕的现象令人心生黯然,感受到高尔基笔下“这压抑,窒闷的环境,而这些正是许多普通俄罗斯人共同生活过的时代。黑暗的时代终将在历史前进的车轮下成为过去式,我们不能忘记这些普遍黑夜中爱的萤火,也应该做外婆一般的人物,用爱点燃自己,努力照亮身边的每一寸空间。